霜降,氣肅而霜降,陰始凝也。
大陽往于黃經210°時為霜降,交節時間為10月23日或24日。霜降是指初霜, (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載:“九月中,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?!?
農事活動
農作農收?!八怠?也是重要的農作時期,霜降節氣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獲的季節。 有語云,“霜降一過百草枯,薯類收藏莫遲誤”。
防霜凍?!八禋俨荨?,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。嚴霜打過的植物,一點生機也沒有。霜凍還會影響棉花的品質,形成“霜后花”或“紅花”。
傳統習俗
迎霜降。按古俗, 每年立春為開兵之日,霜降是收兵之期,所以霜降前夕,府、縣的總兵和武官們,都要全副武裝,身穿盔甲,手持刀槍弓箭,舉行收兵儀式,以期天下太平。
祭旗神。霜降時節有祭旗神的習俗。祭旗神中有一項不可缺少的騎術表演,這一天騎兵會在馬背上進行各種各樣驚險的騎術表演。這個活動一直延續到清朝。
掃墓。古時候,霜降時節人們還要去掃墓。據《清通禮》記載:“歲寒食及霜降節,拜掃壙塋,屆期素服詣墓,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;周胝封樹,剪除荊草,故稱掃墓?!比缃?,霜降掃墓的風俗已少見。但霜降時節的十月初一“寒衣節”,在民間仍較為盛行。寒衣節,也稱“十月朝”“祭祖節”“冥陰節”“鬼節”等,與清明節、中元節并稱為三大“鬼節”。為避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,寒衣節這天晚上,人們要在門外焚燒夾有棉花的五色(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)紙,并且把餃子倒在一個灰圈內,意思是天氣冷了,給先人們送去御寒的衣物。寒衣節寄托著今人對故人的懷念悲憫之情,也是親人們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。
賞葡賞楓。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,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,賞菊飲酒,北京文人多在天寧寺、陶然亭、龍爪槐等處舉行菊花會。霜降后也是賞楓的好時節。 楓葉遭霜侵后葉子更加火紅,色彩鮮艷, 如如相線。古人曾有“霜葉紅于二月花”的詩句。國內如蘇州的天平山、南京的棲霞山都以楓葉美最著稱。夕陽西下, 紅葉參差交錯,馳目遠眺,仿佛珊瑚火海,十分壯觀。
習武。陰歷九月萬物調零,天氣蕭森,是殺伐的象征。 古人為了順應秋天的嚴峻肅殺,都在這個月操練戰陣,進行圍獵。正如《春秋感精符》所記藏:“季秋霜始降,鷹隼擊,王者順天行誅,以成肅殺之威?!弊詽h代以來,就在季秋之月講習武事,操演比試射技,以進行賞罰,已沿襲成為慣例。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還將其列為農家九月中的事宜,“繕五兵,習戰射,以備寒凍窮后之寇”。
秋獵。古時秋獵常在此時進行。 概木葉盡落, 鳥獸不易躲藏,山澤路徑也容易辨認,非常適宜打獵。過去,年輕力壯的人,常帶著獵具和鷹犬,大舉狩獵。林深木茂的地方,不論平原還是山谷,可以圈定處,稱之為圍場。狩獵者人數可多可少,但均分成兩翼,由遠而近,漸漸逼近,合圍獵物。
歌單編輯:孟懷淵